佛教成員結構定位
(基識)

 
     
  简繁转换 - 简体  
     
  比丘、比丘尼;優婆塞、優婆夷;式叉摩那  
關於佛教成員的結構、定位與形成,經典與律部裏面都有清楚的記載。
根據佛教經典上所說,出家的人稱之為比丘(男)、比丘尼(女),或者沙彌(男)、沙彌尼(女);在家的就是優婆塞(男)、優婆夷(女)。
另外還有一種身分叫做式叉摩那,這個名稱很少有人去使用它,過去在中國,律宗道場都很少去解釋「式叉摩那」是甚麼? 結果就變成一個籠統的名稱,好像「式叉摩那」也是學佛女/學法女/正學女? 優婆夷也是學佛女? 那就變成好像兩者(優婆夷、式叉摩那)都是在家學佛的女性。其實在家優婆夷就是學佛女,式叉摩那是學法女或正學女,這是由於一般人對佛教的經典,尤其在律部内所提出的一些名稱沒有深入的認識。
西藏佛教的喇嘛亦有比丘、比丘尼(但比丘尼戒就失傳了);現在很多人稱呼甚麼喇嘛、和尚,甚至尼姑的……這都是一些俗稱或不正確的名稱! 尤其尼姑兩個字,是梵文跟漢文合併的一個名稱,尼在梵語中是女性詞尾,姑也是指女性,那麼文字學上,尼姑就變成「女女」了。
 
   
「式叉摩那」究竟是那一類的修行人?
式叉摩那,又稱式叉摩尼,在佛教中用來稱呼處於沙彌尼和比丘尼中間階段的女性出家者。除了已受沙彌尼十戒之外,還要受持六法戒二年,因此她是受比丘尼戒前學法的沙彌尼。
 
   
近代某些佛教團體為迎合佛教人間化,而出現另外兩種情況下的「式叉摩那」:  
第一種式叉摩那  
「式叉摩那」是在兩種情況之下而稱呼的,她本身顯現的是一位出家女性的相,但在未出家之前她已懷孕了,因在僧團或授戒師不知情的情況下而剃髮出了家;根據戒律,這時她必須回到俗家把孩子生下來,這個時候的身分就不能叫沙彌尼或比丘尼,而是現在家相叫做「式叉摩那」。如果把孩子生下來以後,再回到僧團,恢復原來的沙彌尼或比丘尼的身分(但仍需得到僧團的考核),這是第一種式叉摩那。
註:
在古代,沒有驗孕基制/科技上的檢測,女性發心來出家,授戒師一時未能在全面掌握情況下而為此女性剃度成比丘尼! 再者,此女性並不是有意欺瞞,因她亦不知自己有了身孕。或許過了兩個月、三或四個月,肚子脹起來,才發現有了身孕! 胎相顯現會被俗人誤會譏嫌,有辱清淨僧團的名譽,在肚子未大到不能接受之前,惟一辦法就是讓她回到俗家把孩子生下來。
在後來的階段,授戒師有了經驗,希望在受大戒之前,先有二年的時間,一方面可驗證是否有孕,以免造成比丘尼僧團的困擾;另一方面女性跟隨尼僧學習部分比丘尼戒的戒律(六法),以考驗女性是否能堪受比丘尼戒。
 
   
第二種式叉摩那  
是當一個出家的女性,出家之前,其父親與母親健在,可是在父母不需要她照顧的時刻,她可以出家,因為她有兄弟姊妹可以照顧雙親。但是如果出家以後,兄弟姊妹突然去世或走了,俗家雙親失去了可以照顧他們的人,這時不管她是比丘尼或者是沙彌尼,是被允許回去照顧俗家父親母親。這不是比丘尼或沙彌尼還俗,祇是現式叉摩那相(表相),身分還是出家人。一直到雙親有人照顧了,不需要她了,她再回到僧團,恢復原來的面目,這也叫式叉摩那。
 
   
為甚麼也有叫做學佛女的呢? 因為她還俗家以後,還是顯出家相,但是她又不是出家人,為甚麼? 因為式叉摩那沒有俱備沙彌尼或比丘尼的身分,可是她的“表相”是出家身分,所以這時候回到世俗,去照顧父母或處理事情,她還是維持她的出家身分,但要受持叫式叉摩那法的戒律,所以通常講式叉摩那是專門指女性來說的。若把式叉摩那當成比沙彌尼還高,這是錯誤的! 這個沒有高低,是佛陀在制定戒律時的開遮持犯,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而開許,若俗家父母祇有她們能來照顧,並不需要改變出家級制的身分。因為如果她原來是比丘尼,回去處理事情,但是這時候她比丘尼的身分不存在了,就不能說她比沙彌尼大,較比丘尼小,不是這樣去分別的。  
   
  參考資料:
本網頁
 
 
> 智慧寶庫
>> 佛學淺談
>>> 阿卡是甚麼人